微信扫码 - 手机浏览本网



【点击这里关闭本窗口】
  【健康首页】【疾病】【疾病概述】【肿瘤专题】
胃肠道间质瘤
时间:2022-5-10  作者:沈琳   来源:百度医典   阅读:   【
 
 
概述
  • 一种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 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于体检时发现
  • 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呕血黑便、腹部包块
  • 一般预后好,部分有高危因素者可术后复发

疾病定义

胃肠道间质瘤是指起源于卡哈尔氏(Cajal)间质细胞的软组织肉瘤。这类神经细胞与食物消化过程中的肠道运动相关。

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全消化道,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和小肠,也可发生于胃肠道外、网膜及肠系膜等处。

胃肠道间质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以从良性到恶性。大多数小GIST(直径<2cm)或微小GIST(直径<1cm)被认为是良性肿瘤。

流行病学

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是1/10万人~2/10万人。

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以55~65岁多发,年龄小于2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20%,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当。

疾病类型

疾病分型

根据组织学分型可分为:

  • 梭形细胞型(70%);
  • 上皮样细胞型(20%);
  • 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

疾病分级

危险度评估

危险度分级是胃肠道间质瘤术后辅助治疗最主要的评价标准,用来判别术后辅助治疗的适用人群。此外,该分级对于患者的预后判断也具有一定意义。

目前推荐根据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基于NIH2008版改良)进行危险度评估,如下表(原发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后危险度分级)所示。

 危险度分级肿瘤大小(cm)  核分裂象数(/50 HPF)肿瘤原发部位 
极低≤2≤5任何部位
2.1~5.0≤5任何部位
中等2.1~5.06~10
<26~10任何部位 
5.1~10.0≤5
任何任何肿瘤破裂
>10任何任何部位
任何>10任何部位 
>5>5任何部位
2.1~5.0>5非胃原发
5.1~10.0≤5非胃原发

病因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至今不明,现认为基因突变与该病的发生有关。大部分病例有酪氨酸激酶(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突变。

基本病因

近80%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酪氨酸激酶(c-kit)基因存在突变,5%~10%的患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存在突变;大约10%~15%的患者没有c-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的突变,但存在其他基因或蛋白的异常,这些基因或蛋白的异常导致肿瘤细胞不断生长。

是否有基因突变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无关,但可能与靶向治疗的治疗效果有关。

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

尚无明确结论,但土壤、水源中的微量元素,环境中的放射性因素等可能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相关。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Carney-Stratakis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可能会增加患胃肠道间质瘤的风险。

症状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症状的不同主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无明显临床特异性。

有的患者以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而大约有1/3的患者没有相应临床表现,常常是在胃肠镜检查或常规体检时意外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

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部分患者有早饱、吞咽困难、腹胀等症状;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极少数患者伴有甲减、低血糖、呼吸困难等。

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

本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因此往往导致诊治的延误。

中晚期症状

随着疾病的进展,中晚期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以及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表现出相应的消化系统症状:

  • 早饱或食欲不佳;
  • 上腹部疼痛或腹胀;
  • 吞咽困难或疼痛;
  • 呕血或黑便(胃肠道间质瘤为软且易碎的肿瘤,食物或食物残渣经过时可导致出血,根据肿瘤出血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 自己摸到腹部包块。

伴随症状

乏力

因肿瘤缓慢出血引起的贫血所致的乏力。

体重下降

较少见。

肿瘤转移症状

肝转移、腹腔种植播散是胃肠道间质瘤常见的转移,可出现皮肤发黄、小便色黄、恶心、纳差、腹痛、腹胀等症状。

就医

当出现早饱、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及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若在常规体检或者其他检查发现疑似胃肠道间质瘤,应尽快专科就诊。

诊断标准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通过如下问题来了解病情:

  • 有什么不适;
  • 不适的症状从什么时候开始;
  • 不适的部位有哪些;
  • 不适持续的时间有多久;
  • 不适的严重的程度如何;
  • 有无伴随的症状;
  • 有无诱发及加重该症状的情况;
  • 症状一般如何好转;
  • 是否有进行过相关检查及治疗;
  • 以前是否有其他消化道疾病;
  • 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患者;
  • 是否有体表牛奶咖啡斑;
  • 是否患有其他肿瘤。

医生首先会向患者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然而本病常见的早饱、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以及体格检查可能发现的腹部压痛、腹部包块均非特异性表现,医生无法仅根据这些症状体征确诊本病。

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 超声内镜是目前诊断消化道管壁黏膜下肿瘤的常用方法;
  • 内镜下采集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是明确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金标准;
  • CT、磁共振成像(MRI)、PET-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可为临床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
  • 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型,并指导靶向治疗。

就诊科室

由于患者多因消化系统不适就诊,往往会先在消化内科就诊;当诊断明确,需要手术治疗时,可转至胃肠外科、普通外科等外科科室继续治疗;如发现远处转移,可就诊肿瘤科进行综合治疗。

相关检查

医生查体

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可有上腹压痛;肿瘤较大时可在相应部位触及包块。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检测血细胞数量及形态是否正常、血红蛋白的含量等,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

肝肾功能

了解有无肝肾功能受损、胆管阻塞及营养状况。

电解质检查

检测血液中钠、钾等电解质是否紊乱。

尿常规

尿常规异常可以提示肾脏病变,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病等也可引起尿常规异常,临床医生会综合判断。

便常规

可以协助了解消化道有无出血情况。

影像学检查

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

该检查灵敏性、特异性比较低,仅用于常规排查,但该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优势。

腹部超声

临床常用检查手段,具有无创便捷、可实时显示、可重复检查的优点,能够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侵袭危险性的评估亦有重要价值。

不过该检查受限于患者腹腔内脂肪、消化道内气体干扰,以及操作者经验、水平,因此通常不能明确诊断该病。

CT

CT尤其是增强CT是评价胃肠道间质瘤肿块情况的常规方法,它可以帮助了解肿物的大小、位置、范围、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及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等。

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软组织结构显示效果较好,对CT造影剂过敏者或怀疑肝转移者建议行MRI检查。此外,对于直肠间质瘤的诊断MRI也优于CT。

PET-CT

可作为CT检查中疑似有远处转移病灶时的进一步排查手段,也可作为治疗早期靶向治疗效果的评价手段。

病理检查

通过活检穿刺或手术取得的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金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亦有助于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特殊检查

内镜及超声内镜

常规内镜可直观地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位置,医生还观察肿瘤表面是否有出血等情况。一般医生会在内镜下取部分组织,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

超声内镜结合了常规内镜和超声的优点,在对肿瘤进行定位的同时可对位置较深的肿瘤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应用中准确的诊断方法。

基因检测

检测肿瘤组织中基因突变的情况也十分重要,有助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预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

原则上,全部胃肠道间质瘤在条件允许时均应接受基因检测,有助于从整体评估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以下情况尤为需要:

  • 疑难病例应进行c-kit或PDGFRA基因突变分析,以明确诊断;
  • 准备使用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
  • 继发性耐药即在分子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的患者;
  • 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

鉴别诊断

本病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有相似之处,经详细检查后可进行鉴别。

平滑肌源性肿瘤

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最常见于食管,亦可见于结直肠,通过病理切片中典型形态及免疫组化可鉴别诊断。

神经源性肿瘤

发病率低,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最大直径<5cm,虽然也是起源于消化道的固有肌层,但通过其病理典型形态及免疫表型可鉴别诊断。

治疗

肠胃道间质瘤治疗专家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大小,是否局限,有无转移等,综合评估后决定治疗方式,以期最大幅度地根治肿瘤,提高治愈率。

手术治疗是胃肠道间质瘤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他主要治疗手段还包括介入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无明显急性期,但当GIST引起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肿瘤自发破裂引起的腹腔大出血时,患者往往病情危急,必须行急诊手术。

一般治疗

主要为常规对症治疗,如肿瘤引起的疼痛,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止痛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主要为分子肿瘤药物治疗,用于移植道间质瘤术前治疗,移植道间质瘤移植辅助治疗,复发转移移植道间质瘤的系统治疗。

伊马替尼

适应证

1.术前治疗

医生在手术前使用的伊马替尼替代疗法,使本来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根治肿瘤的机会,保护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下患者,医生可能进行伊马替尼术前治疗:

  • 术前评估难以彻底切除的肿瘤;
  • 肿块巨大的(直径> 10cm);
  • 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如十二指肠等);
  • 本来不能手术,但预计可通过通过治疗获得手术机会的患者;
  • 需要进行联合脏器切除手术的患者。

2.辅助治疗

手术后进行的抗肿瘤治疗,医生会推荐中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使用。

PDGFRA18号外显子D842V突变患者,不推荐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c-KIT基因外显子9突变胃肠道间质瘤(GIST),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否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存在争议。

对于非胃源(即主要为小肠,结直肠来源)的中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高度复发风险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需要辅助治疗。

  • 高危GIST,非胃源中危GIST,推荐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
  • 胃源中危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
  • 对于肿瘤破裂的患者,需要延长辅助治疗时间;
  • 最终当前,最终的伊马替尼最佳辅助治疗时间尚无最终定论。

3.系统治疗

伊马替尼是目前一线标准治疗药物。

  • 建议持续服药至肿瘤进展或不良反应无法耐受;
  • 不同基因突变类型对伊马替尼收益存在的差异: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最佳; Kit基因外显子9突变次之;野生型GIST效果不佳; PDGFRA D842V突变则原发缺陷,即在治疗的最初6个月内肿瘤会发生进展。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水潴留,四肢及颜面部水肿,皮疹,疲劳,乏力,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吐,腹泻,消化不良,腹痛,失眠,头痛,中性粒细胞减少,薄片减少等;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肺间质纤维化。

用药禁忌

对本药物过敏者水分。

注意事项

  • 初始治疗患者建议每周查一次血液常规,每月至少查一次肝肾功能;如长期监测未见明显血液学毒性和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检查间隔。
  • 对于既往有心脏病史的老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 皮疹严重患者,需要暂停伊马替尼,并及时就诊。
  • 对于进行伊马替尼术前治疗或伊马替尼系统治疗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返院复查,及时评估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性,即治疗效果如何,以免耽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

舒尼替尼

适应证

对于严格遵从从医嘱服用伊马替尼仍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建议可换用舒尼替尼二线治疗。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疲劳,乏力,恶心,腹泻,腹痛,手足综合征,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高血压,皮肤黄染等。

  • 舒尼替尼所致的疲乏,恶心,呕吐等可通过暂时的停药后好转。
  • 应用舒尼替尼可出现手足皮肤反应,可常规使用润肤霜预防,如症状明显,可停药或药物减量。
  • 应用舒尼替尼有出现高血压的报道,需遵医嘱酌情处理。

用药禁忌

对本药物过敏者水分。

注意事项

该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如出现手足综合症,高血压,腹泻等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就诊。

瑞戈非尼

适应证

对于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均治疗失败的转移或不可切除的康复间质瘤患者,可换用瑞戈非尼三线治疗。

不良反应

肝功能异常,乏力,食欲下降,手足综合征,腹泻,口腔黏膜炎,体重减轻,高血压等。

用药禁忌

对本药物过敏者高血压。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需要遵从医生的用药建议。

注意事项

对于严重的出血,皮肤毒性,高血压,心脏疾病或梗死等需停止用药。

手术治疗

适应证

手术是病灶较高局限和有补充可能的移植道间质瘤(GIST)的最佳治疗方法。

  • 局限性GIST不需要术前植入治疗,可以直接进行手术切除。
  • 对于不能切除,或有可切除的可能性,但因手术风险过大等原因,评估暂时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医生会先行术前分子植入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评估是否进行手术。
  • 不可切除的GIST经术前伊马替尼治疗后,病灶明显康复,达到可切除标准时,应尽快予以弥补。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复发或转移性GIST,手术的时机与适应证仍存在矛盾,必要时需经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手术介入的时机:

  • 对于在某些药物治疗过程中有效,同时评估手术可达到肿瘤完全纠正的情况下,可考虑施行手术;
  • 对局灶性进展的GIST,手术切除局灶性进展病灶,可能有利于进一步延长扩展药物的治疗延长时间;
  • 对于广泛的进展的GIST,原则上不推荐手术,如合并梗阻,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姑息手术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方法

开放手术

对于大多数GIST,某些特殊部位的GIST,以及腹腔镜难以进行手术的部位的GIST,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切除。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大小及其生长方式进行选择具体的术式。

腹腔镜手术治疗

小间质瘤的切除手术可通过腹腔镜进行,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且基本可以达到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

医生会根据手术中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生长方式来决定具体的术式。

另外,医生可以通过内镜帮助定位肿瘤位置,通过内镜,腹腔镜联合,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胃肠内镜下切除术

该方法方式小的GIST的患者。该手术方式能够维持胰岛素道正常的解剖位置和结构,最大程度的减少病灶周围组织的损伤,但因极易导致灌注道穿孔,而细长的肿瘤播散,所以医生一般并不推荐内镜治疗做为常规切除间质瘤的方式。

对于特殊部位的小GIST,如其他手术方式可能造成重要的脏器功能损害,医生会经多学科讨论后评估内镜替换的可行性。

手术相关并发症

肿瘤破裂

手术过程中的肿瘤破裂可造成出血,如出现胃肠道外破裂则逐渐出现腹腔内种植转移。

出血

可因手术止血不预防或手术缝线移位引起,手术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心率,血压改变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吻合口口袋

胃肠道手术可因手术吻合张力过高,感染,供血不良及重组营养支持不足等原因造成吻合口囊。

放/化疗

胃肠道间质瘤对放化疗不敏感,但对于局限的病灶或骨转移病灶,在常规治疗失败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行姑息性放疗,改善例如高血压疼痛等情况。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距离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前沿治疗

目前总体临床试验的Avapritinib与Ripretinib有望成为新的胃肠间质瘤治疗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重在定期监测病情变化,按时复查。

本病没有明确的预防方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定期的胃肠镜检查,对该病的早发现具有一定意义。

家庭护理

  • 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
  • 术后患者,若病情允许,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对于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拍背,注意多做深呼吸锻炼。
  • 家属需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营造轻松舒适的家庭氛围,这样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日常生活管理

运动

适度参加体育运动,期间需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员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饮食

整体以清淡、易消化、少渣食物为主,如鸡蛋羹、碎肉末、肠内营养液等;需进食瓜类蔬菜,尽量少吃绿叶蔬菜等纤维较多的食物;少食多餐;逐步增加食量及食物的种类。

养成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日常病情监测

定期复诊

患者需重视定期随访复查。

  • 对于术前治疗、复发转移及未能进行手术的患者,需在靶向治疗前后1个月进行CT检查,此后每3个月复查;
  • 对于术后中高危的患者,每3个月复查CT或者磁共振成像(MRI)持续3年,之后每6个月复查持续5年,5年后每年复查1次;
  • 低危患者,每6个月复查,至少持续5年;可每年行1次胸部X线检查或低剂量胸部CT平扫检查,必要时可行ECT骨扫描。

在家病情监测

  • 在靶向药物治疗期间,每周至少一次血常规,每月至少一次肝肾功能、电解质的检查;
  • 如有腹胀、腹痛、腹泻、头晕、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 术后注意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情况,观察是否有消化道出血情况,如呕血、便血等,如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应当禁食水,尽快到医院就诊。

特别注意事项

患者服用靶向药物期间,如有腹胀、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及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肝功能检查提示肝功能受损等,均需尽快就诊治疗。

预防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最好每3~5年接受1次胃镜及肠镜检查,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如Carney-Stratakis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的人群,最好每1~2年接受1次胃镜及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病变,尽早治疗。

 
  作者:沈琳   来源:百度医典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或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回到顶部】【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栏目导航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