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 | 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 |
脑 | 虽然中枢神经系统因有血脑屏障保护使其免受循环AngⅡ影响,但脑组织自身产生的AngⅡ仍可影响中枢系统。脑部存在AT1、AT2、AT4受体,其中,AT1A存在于与血压及血流控制相关的部位,故能影响血压;AT1B存在于垂体前叶、松果体等腺体组织,故认知功能及一些行为(例如饮酒)与其有关;AT2高度集中于丘核、下丘核、蓝斑及橄榄体等处,可抑制饮酒反射及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促进轴突再生,抑制神经元细胞增生;AT4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随的记忆减退或痴呆有关,可影响人类记忆获得、修复及空间学习能力。
|
心脏 | AT1和AT2受体在心脏及离体心肌细胞中均有表达,心肌纤维原细胞一般表达AT1受体,但心力衰竭时可激活AT2。AT1可产生强大的正性肌力和促细胞生长作用,最终导致心脏肥大及纤维化,故与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关系密切。AngⅡ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Ca2+的流动及跨膜电位而实现。有研究报道其还可改变心肌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延长平台期时程。AngⅡ的促生长作用则是通过激活G蛋白等不同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H)氧化酶、内皮生长因子、胶原沉积等,而其中内皮生长因子的激活与AT1受体介导的促细胞生长作用联系最为密切。大量证据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RAS与胰岛素耐受对左心肥厚(LVH)具有重要作用。
|
肾脏 | 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肾小管和血管底部等处。ARB将其阻滞可以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促进钠的排泄并抑制钠的重吸收。
|
血管 | 血小板和血管壁中存在AT1受体,其可促进氧自由基的生成,有促纤维化、炎症反应及细胞增殖等效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
眼 | AT1表现出升压及促细胞生长作用。在临床上,ARB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