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一、四种“厌学症”是怎样得的
1、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看不到希望
根源所在:不了解自身潜能优势
专家分析:这类孩子大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希望,看起来像是在学习,心却在放弃的边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很不客观,仅仅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的能力。他们无法接受失败,有些人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了。
对症下药:因为不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孩子往往走了很多岔路来提高自己,但他们毕竟还不成熟,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可以联系学校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上课表现,每一学科的成绩等等,综合分析孩子的优劣,和老师一起引导孩子。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尽量弥补他的短处。
2、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学
根源所在:目标不明确
专家分析:这类孩子不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多数是为父母、为老师、为考上好大学而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没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随大流,过一天算一天。
对症下药:因为接触的事物太少,孩子学习目标不明确也是常有的事情。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重点和目标。除了制定学习计划,家长还可以建议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共同做作业,这样可以互相帮助,有些孩子不听自己家长的话,但愿意听同学家长的话。
3、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不会学
根源所在:学习技能低
专家分析:这类孩子的学习技能发展滞后,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任务经常完不成、容易陷入书山题海、产生知识漏洞。
对症下药:孩子学习技能低,那家长就陪孩子一起学习!在孩子做作业时,尤其是要求父母为其听写生字、判数学题或检查背诵时,父母要放下手里的活计与孩子一道完成家庭学习任务。事实证明,学校通过留作业的方法调动家长参与,是培养孩子的有效手段。
4、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根本没法学
根源所在:意志不坚定
专家分析:这类学生孩子受周围环境、人际交往等因素影响从而无法安心学习。比如常见的考试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坚持性差、厌学、抑郁等等,这些困扰过度地消耗了孩子的心理资产,纵使潜能再好也得不到最大的发挥,最终学习也受到严重干扰。
对症下药:受年龄和眼界约束,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家,不仅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孩子在家中一定要有一个专用学习空间,周围环境要尽量安静,保证孩子专心学习。
二、厌学症的表现
厌学症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其表现为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见,情绪表现消极,行为上逃避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厌学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个方面:
1、经常逃学或旷课,家长以为他上学了,结果他在外面偷玩;
2、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与前后左右同学打闹,不好好听讲;
3、不做作业,或者不好好完成作业,做作业时,磨时间,东搞搞西搞搞,一会玩玩具,一会提出要看电视;
4、在学习上,爱找客观,找歪理由,为自己的学习不好开脱;
5、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学习感到痛苦,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
6、心理上是消极对待学习,厌恶学习,行为上千方百计远离学习活动。
三、造成厌学症的原因
1、厌学症与大脑有关
在基础理论部分我们讲过大脑的相关科学,厌学症也与大脑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脑内的β内啡素、脑波,以及快乐与痛苦的情绪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情绪的好坏还与记忆和学习的好坏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哪怕是一点点,如果得不到控制和调整,就会影响大脑的工作状态和记忆,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厌学症。
2、造成厌学症的诸多因素
造成厌学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现在网上和许多书籍上,对这一问题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
(2)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无兴趣,自制力较差;
(3)孩子在学校生活不开心,跟同学或者老师相处不好;
(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补课过多,学习时间长,教师教法陈旧;
(5)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6)来自各个方面的消极评价,经常被父母与其他孩子作比较;
(7)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虚荣心强,重分数,不重实际潜能的开发;
(8)家长经常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孩子。
四、预防厌学的方法
1、早期教育是预防厌学症的基本方法
如果孩子生下来之后父母忙于工作,由奶奶或姥姥带孩子,那么孩子的早期教育就会受到影响,接着孩子学习会比较困难,最后可能会厌学。这个说法是符合大脑科学的。一个零到三岁之间的孩子,他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大人在上面画些什么他就能记录什么。这个时期是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我们对孩子进行了科学的早期教育,这样的孩子一般很少有厌学症的。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神童,学校里排名第一、第二的孩子,都属于早期教育好的孩子。因为孩子小,没有其他干扰,大脑β内啡素分泌的多,他的最佳学习状态经常出现,这样就能学习好。如果你的孩子已错过这个最佳时期,请告诉身边的其他亲人,或者朋友:一个孩子能不能得厌学症,取决于早期教育。如果没有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早期教育,当他上学的时候,却对他进行疾风暴雨式的施压,孩子必然会得厌学症。把这个科普知识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2、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个家庭如果夫妻经常吵架,爸爸打孩子,妈妈骂孩子,这样的家庭氛围就不是好的家庭氛围了,孩子也就不能学习好。当一个家庭夫妻和睦,每天家庭都比较和谐,其乐融融的,这样就符合了大脑的科学,孩子就能学习快乐。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一天,回到家里愉快地把作业做完,和爸爸聊天,和妈妈讨论一些生活的事情,孩子会很开心。孩子开心大脑就分泌了内啡素,他学习的知识都不会忘,孩子每天都沉浸在这种快乐之中,这就让他感到知识比较好学,学了之后也不忘。
那么,反过来一个家庭夫妻经常吵架,并且打孩子、骂孩子,家庭不得安宁,这个时候孩子是非常痛苦的,比大人还要痛苦得多。有的时候,家长会说孩子没心没肺的,什么都不懂。实际上,孩子对家庭造成痛苦的体验更深刻,更真切。因为孩子心理还不成熟,他不能正确看待家庭矛盾的原因,往往会把原因揽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是自己学习不好,才使爸爸妈妈打架,这样就增加了他的心理负担。于是,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更痛苦,学习会走下坡路。因此,要想预防儿童厌学症,家长就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大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和大脑的机理是一致的。
3、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我们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学习不好,担心孩子考不上重点高中,担心孩子不能有出息,于是就逼迫孩子学习,使孩子被动的学习。一个孩子要是被动学习,他就会把学习看做是家长的事,老师的事情,这样他的价值观就扭曲了。所以我们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同时我们自己也要端正一个观念,也就是不断地向孩子贯彻正确的价值观,比方说:学习是孩子的职责,这就是一种价值,也就是职责这样一个价值要素。那么我们平时就要告诉孩子:学习是有趣的,求知是快乐的。儿子你能学习好的,同时,学习是你的职责,不是妈妈的事情。如果你有不会的字,你要自己去查字典,因为学习是你的职责。放学回来你就要及时完成作业,妈妈不会去督促你的,如果妈妈督促你,那学习就成妈妈的事情,然而学习是你的事情,你就要自己主动地去学。这样,一点一点地,随着时间地推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就建立起来了,他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他就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这样情况一下就变好了,老师知道这个孩子明确了价值,他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家长也知道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这样既解放了老师,也解放了家长。这样家长和老师就能获得学习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水平,获得更好的学习方法来对孩子实施教育;孩子也开足了马力,因为他喜欢学习,他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职责,他会学得更好,更开心。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地循环。也就是说我们为了防御孩子患厌学症,我们必须给孩子们贯彻正确的价值观。
4、衡量孩子学习的最高指标是喜欢学习
根据我们现行的教育,我们学校是用考试的分数去衡量孩子的学习指标的,然而这是不对的。那么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是不是学习好,是不是成绩好,我们应该用什么去检测呢?也就是衡量孩子学习的量化指标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看孩子喜欢不喜欢学习,能不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这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也就是用考试的方式、用分数的方式标志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在我们家庭里也是这样的,孩子分数一低家长就不高兴,分数一高就领孩子去麦当劳。然而这种衡量孩子学习的量化过程是错误的。在这里,我提出一个口号:孩子的学习的最高量化指标是孩子喜欢学习。就说我们衡量一个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在学习上、生活上是个什么状态,我们用一个指标衡量足以,这个指标就是看他喜不喜欢学习,能不能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一点在《论语》中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一个层级,只有喜欢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否则的话,孩子不喜欢学习又逼着孩子学习,而由于儿童具有天才性,还真能逼成第一、逼成功、能获奖,但是这些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从小就以分数第一、排名第一等等这种方式对待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学习进行量化,这样孩子的学习道路就不会走得很远。因此我在这里建议家长重新来更正这个学习观念,也就是我们衡量孩子学习的标准就是看孩子喜不喜欢学习,能不能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家长每天都关注这个,孩子放学回来就要问“儿子你今天学的快乐吗?学习有什么乐趣没有?在学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发生没有?”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再比如说孩子考试得了80分,你就说:“儿子,只要你学习快乐就行,妈妈不在乎这个分数,当然妈妈也希望你下次能考99分。”我们平时就跟孩子这样说话,这样就能使孩子从小喜欢学习,喜欢老师。这样也就奠定了他的学业基础。
5、家长要消除患得患失的消极心理
在对待孩子学习上,我们家长也存在着这种患得患失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我们家长每天都会担心孩子不能好好学习,担心孩子分数不高、担心孩子考不了第一,担心孩子竞赛不能获奖等等,这就是“患得”;当你的孩子本来就是各方面都很好,都很优秀,分数本来就打很高的情况下,你又担心孩子由原来的优秀变得不优秀,分数会下降,这就是“患失”。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是有这种心理的。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心理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我们家长有消极地患得患失的心理。
6、科学饮食——多吃青菜和水果
科学饮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讲大脑学习怎么还和饮食有关系呢?我上面已经讲了,大脑是24个小时在不停地放电,实际上它是在燃烧一种能量。我们都知道汽车的能量是汽油,当没有汽油的时候,汽车就会停在路上;那么大脑也需要能量,它在运作的时候需要两种能量:一种是氧,一种是葡萄糖。氧,我们正常呼吸就能得到,这不是很大的问题。葡萄糖就不一样了,葡萄糖是血液中的血糖,这个血糖作为大脑的能量必须源源不断地供给。当孩子能大量地吃青菜、水果的时候,孩子的血液中就储存了大量的血糖,孩子的大脑就比较灵光。如果一个孩子每天大鱼大肉地吃,不吃青菜,不吃水果,经常喝牛奶等,这样的孩子多数都是厌学的孩子,因为肉类食品里基本上没有什么葡萄糖,经常吃这些食物就使他的大脑得不到葡萄糖这种能量的供应,孩子的大脑也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让孩子多吃富含葡萄糖的食物,这是关系到孩子能否学习好的问题。
如果以上关于 厌学症怎么回事 厌学症怎么办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