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血脂异常正是其中的一大危险因素。但您真的了解什么是血脂异常吗?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组织的线上讲座。
主讲: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吴晓君教授——《血脂异常的科学解读》
一、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以下4种成分: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3、总胆固醇
4、甘油三酯
二、血脂从哪里来?
甘油三酯主要来源于食物;胆固醇大部分由肝脏合成,小部分来源于食物。
三、血脂是有害物质吗?
血脂是人体必需的基本物质,正常范围内的血脂是无害的;但血脂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重要原因。
四、什么叫血脂异常?
血液中LDL-C、胆固醇、甘油三酯任意一项升高,或HDL-C降低,均称为血脂异常。
五、血脂异常有什么危害?
尽管血脂异常本身没有明显症状,却可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血脂(主要指LDL-C)过多,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不断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如果发生在心脏,就会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如果发生在脑,就会导致脑卒中。
此外,血脂异常不是“独行侠”,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结伴而来,让风险升级。
研究显示,50%以上的血脂异常患者合并高血压,且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时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另有研究提示,血脂异常患者的高血糖风险比血脂正常人群高1倍,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吗?
中国18岁以上成人中,每5个人就有1个血脂异常患者,总人数高达2亿。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且危害严重,但很多人浑然不知:男性知晓率仅为28%,女性仅为21%。
七、哪类人群易患血脂异常?
肥胖、吸烟人群
40岁以上男性、更年期女性
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家族中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病、血脂异常病史者
以上人群必须关注血脂,定期检测!
八、检测血脂前应注意什么?
检查前一晚8点后禁食,不禁水,应空腹10~12小时以后晨间静脉抽血
抽血化验前2周内应维持原来的饮食,并保持体重稳定
抽血前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如发热、急性感染等
检查前一晚应注意休息,抽血前应休息5分钟
九、血脂检测项目的参考范围是什么?
1、对于一般人群而言,常见血脂检测项目的参考范围如下: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血脂化验单参考值有所不同:
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只适用于无合并症及危险因素人群,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脑卒中等患者,治疗目标应大大低于化验单的正常范围。
注:
1、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HDL-C、肥胖和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编者按:上述表格为吴晓君教授讲座PPT,与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略有不同(见下表)
ASCVD评估流程:

十、如何干预血脂异常?
对于血脂检查结果,主要看“主犯”胆固醇、“首恶”LDL-C、“从犯”甘油三酯,它们是需要干预的危险因素;同时也要关注“清道夫”HDL-C,它是保护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