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手机浏览本网



【点击这里关闭本窗口】
  【健康首页】【学术】【医药前沿】【女性生育】
中医药成为妇幼保健新亮点
时间:2019-7-26  作者:丁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阅读:   【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44所,计划生育手艺办事机构3.53万所。妇幼司相干负责人体现,中医药对妇幼健康事业具有特殊意义,中医药在预防、调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具有副作用小、风险低的特点,符合孕产妇及婴幼儿人群对治疗和用药安适性的需求,特别是中医药的就诊体例,还可促进医患沟通和情绪交流。在妇幼健康领域中强化中医药应用,有助于提拔妇幼健康办事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2014年4月,第一届中国妇幼健康与中医药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中医药相干工作被纳入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工作要点。中医治疗妇幼疾病有何上风、中医科在妇幼保健院中能发挥多大作用、中医在妇幼保健领域若何实现长远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近日,水荠菜,记者走访并连线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妇产病院及山东青岛市妇女儿童病院中医科,一探事实。

  特色一:中西医连系治未病,让1+1>2

  经验:中医科与临床各科室亲近共同开展中西医连系工作,通过对体检人群的体质辨证分型进行孕古人群体质调理及孕期疾病治疗等,独创性地把妇女保健纳入治未病范畴,在院内形成一个完备的中医治未病体系。

  “佛山市中西医连系治未病特色专科”的称号,无疑是广东省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的亮点。中医治未病与西医相连系到底能否在妇幼保健院中发挥作用?对此,该科主任周俊亮信心满满。

  2006年,国家中医药办理局决定在天下遴选10所中医病院建立“治未病中心”,并在天下范围内推广。然而,早在2005年,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就提出了“治未病”假想,起头了孕前女性体质保健的研究,并于2006年起头了大规模临床研究。2008年,该院成立中医治未病中心。

  “大夫就像园丁一样,在果树长大之前,打虫、施肥、浇水,意在可认为夙儒黎民预防疾病。”周俊亮如许介绍中医科的核生理念,与该院院长潘佩光提出的“沃土、育种、护苗、松土”理念异曲同工。潘佩光以为,体质自衡是健康之源,体质偏颇为百病之因,女性的身体比如泥土,胎儿就在这个泥土中发育,若是泥土比较肥沃,气血充足,胎儿就会发育得较好。女性这块泥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胎儿体质的优劣。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按照每小我的差别体质,制定出一套尺度、完美、科学、简便的规范化可实施方案,进行体系调理保健。

  “体检科、妇保科、儿保科、中医科等科室一路发力,和其他科室亲近合作,打造黄金衔接口。”周俊亮介绍,中医科与临床各科室都亲近共同开展中西医连系工作,通过对体检人群的体质辨证分型,指导辨证施食,包孕对孕古人群的体质调理、孕期疾病的综合治疗及与产科合作指导产后保养等,在院内形成一个完备的中医治未病体系,发挥1+1>2的作用。

  “通过调理,使患者达到阴阳均衡、气通血顺、脏腑安和、神清气爽的状态,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周俊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患者吃得香、睡得棒、脸色好,健健康康养育下一代。

  特色二:中药保胎有特色,惠及三代人

  经验:坚持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基于名夙儒中医打下的科研基础和医疗经验,形成治疗女性不孕及免疫性频频自然流产等中医保胎特色。

  北京妇产病院中医科看上去和其他病院中医科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患者眼里,它却像伏天里的一片树荫,让人放心。该科主任何军琴介绍,来中医科就诊的患者大多是因复发性流产或不孕症等从外埠慕名而来,吸引她们的即是中医科这把“养血活血安胎”的刷子。

  何军琴介绍,中医科得益于已故北京名夙儒中医赵松泉先生所创的“温肾养血颗粒”和“培养颗粒”。曾被称为“送子不都雅音”的赵总是该科第一位主任,他将中医调周法与西医性腺轴很好地连系在不孕症治疗中,表现了中西医理论的最初连系。之后,名夙儒中医李恩棠所创的“养血安胎颗粒”成了妇产病院的“名药”,该药治疗母儿血型分歧所致的溶血症,基本可替换西医换血疗法。

  现在,这些传承下来的中药均已成为该院的制剂,而中医科针匹敌体异常或血性免疫抗体异常所导致的前兆流产和复发性流产等进行保胎,也成为中医科有影响力的“招牌”。“‘养血安胎颗粒’制剂曾荣获国家科技前进二等奖,并一连追踪20余年未发现不良反应。”何军琴介绍,这些制剂临床应用已30余载,最早利用过的孩子如今已生第三代了。

  特色三:中医小儿外治康复,以科研带临床

  经验:针对中医儿科常见病,采用非药物外治疗法提高患儿允从性,针对某些顽固性疑难病种,摸索新手艺,以科研带动临床,形成中医小儿外治康复特色。

  青岛市卫生局授予青岛市妇女儿童病院中医科“中医小儿外治康复特色专科”荣誉称号,已经一连有15个岁首了。该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徐涛体现,中医科摸索儿童外治法得益于科研气力的支持,以科研带动临床,是让中医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路子。

  然而,该科是若何实现科研与临床并重的?中医小儿外治康复又有何经验?

  徐涛举例说,原发性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也是顽固性疑难病种,原有的耳针、穴位贴敷等治疗方法虽有必然疗效,但治疗效果往往赶不上病情变革。如能打破原有传统,加以头针连系体针的治疗方法,从儿童体质入手,可使疗效明显加强。“按照差别症状,将遗尿症患儿分为肺性情虚、肾气不足、心肾不交和肝经湿热等差别证型,施以差别针法,配以差别方药,让每个孩子都有适合本身病情的治疗方案。”在徐涛眼里,恰是中医科进行的大量科研对这一疑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不但没有“埋没”中医疗法,反而加强了中医疗效,这让徐涛看到了中医科发展的新标的目标。

  截至目前,该科共主持科研课题8项,包孕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省级课题等,确定了中医药治疗疑难疾病临床优化方案,并已对其有效性作出疗效评估。

  徐涛以为,传统医学的天赋上风固然必要传承发展,但必需餍足时代发展的必要,而开展科学手艺研究不失为有效路子。同时,坚持继承与立异并重,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科学研究起点,为什么会感冒,有助于实现中医的振兴,也成为该科努力的标的目标。(本报记者 丁洋)

 
  作者:丁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或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回到顶部】【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栏目导航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