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生完宝宝后容易患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给身体造成很多的不适。到底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它包括哪些疾病?如何利用超声技术来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杨敏为您一一解读。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薄弱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属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便失禁及慢性盆腔疼痛。
主要病因
女性阴道分娩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均可使支持盆底的肌肉和筋膜组织发生适应性结构改变,最终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支持力下降,继而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盆底功能障碍中压力性尿失禁是影响所有年龄女性的常见病症。
发病情况
据全球统计,患病率接近50%,其中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我国患病率与此相当。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在20岁至39岁为20%-50%,40岁至59岁为74%-77%,10%的女性要经历手术治疗,复发率达30%。如此高的发病率和手术率严重增加了公共卫生负担和经济负担。
杨敏医生强调,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盆腔器官脱垂、排尿异常、排便异常、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而盆底超声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评估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直观、可重复性好,可成为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发现盆底功能缺陷,以指导患者早期进行盆底功能训练,避免手术治疗。目前缺少中国女性盆底超声的正常值范围,需要研究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