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世界范围感染率高达50%左右,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胃内Hp检出率为30%-80%,Hp感染年复发率在发达国家约为3%,在发展中国家高于10%。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及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另外,Hp还参与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生。自1982年Marshall与Warren发现llp并证实其致病性以来,近2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高效、安全、服用方便、价廉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国内外研究者对Hp感染的治疗方案作了多方位的探索:包括抗生素根除疗法、微生态疗法、中药治疗、免疫防治:现就近年Hp感染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辽宁省肿瘤医院胃科赵岩
一、Hp感染治疗的适应症
Hp感染治疗首先需确定根除治疗的适应症, Hp感染治疗的适应症,国内外都有各自的制定标准。欧洲Hp学组分别于1997年、2000年及2005年发布了MaastrichtI、Maastricht II及Maastricht lII共识。Maastricht lII共识中对下列患者推荐根除Hp:①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低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②萎缩性胃炎;③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④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⑤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排除其他病因的儿童复发性腹痛可实施Hp”检测和治疗”策略。根除Hp感染:①不引起胃食管反流病(GERD)或加剧GERD;②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且无溃疡病史者可预防消化性溃疡。长期服用NSAID者,根除Bp预防溃疡复发的疗效不如质子泵抑制剂(PP0治疗。我国Hp学组分别于1999年、2003年及2007年发布了海南、桐城及庐山共识。在2007年庐山会议上我国Hp学组就Hp感染若干问题的处理达成新的共识,Hp感染治疗的适应症,分为1.必须治疗:①消化性溃疡;②早期胃癌术后;⑧胃MALT淋巴瘤;④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2.支持治疗:①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②计划长期使用NASID;③胃癌家族史;④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1TP);⑥其他Hp相关胃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 生性息肉、M6n6trier病);⑦个人要求治疗。而对于“个人要求治疗”,年龄<45岁,无报警症状者,支持根除Hp;年龄=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则不予支持,需先行内镜检查。
2007年庐山共识将GERD从Hp根除适应证中删除,因为根除Hp并不是为了治疗GERD,所以将GERD列入根除Hp适应证中不符合逻辑。至于Hp感染与GERD之间的关系,在Masstricht-3共识中提到Hp感染率与GERD的某些方面呈负相关,其机制尚未明确,但根除Hp不会影响GERD患者PPI治疗的效果,对于需要长期PPI维持治疗的Hp阳性GERD患者,应接受根除Hp治疗。
对于合并Hp感染的消化不良患者是否需进行Hp根除治疗目前仍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根除Hp治疗在改善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中并不起主要作用;但也有不少相反报道认为根除Hp治疗能使部分合并Hp感染的FD病人消化不良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近期德国一项对800名FD患者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Hp感染是引起部分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病因,根除Hp治疗可使这些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获得永久的改善。动物模型研究显示,慢性Hp感染可诱发胃神经功能和形态改变,这为Hp感染导致胃运动和感觉功能改变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有研究显示活动性Hp感染FD病人胃粘膜组织学检查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根除Hp可使绝大多数病人胃粘膜炎症消退,并降低胃癌前期病变发展成胃癌的危险性。
二、Hp感染治疗方案
实施Hp感染根除治疗时,应选择根除率高的治疗方案,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包括:①Hp感染根除率=90%;②溃疡愈合迅速,症状消失快;③病人依从性好;④不产生耐药性;⑤疗程短,治疗简便;⑥价格便宜。实际上,任何一个治疗方案都很难同时达到以上标准。现在几乎没有单一药物对根除Hp是有效的,也没有一个方案能使Hp根除率达到100%。
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加克拉霉素,再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以"PPI为基础,含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由于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被推荐为根除Hp感染的一线首选治疗方案。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临床研究亦报道,该疗法按ITT分析Hp根除率>80%,多高达90%或以上。2005年由欧洲Hp研究小组制定的MaastrichtⅢ共识报告仍推荐该疗法为一线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附加了一些条件,主要包括:①当地Hp对克拉霉素耐药率的阈值为15%~20%,如超过此阈值则不宜使用该方案或在使用前必须行药敏检测:②当地Hp对甲硝唑耐药率低于40%时,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方案的疗效优于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方案;③该方案14d疗程优于10d疗程,而10d疗程优于了d疗程,但某些地区可能7d疗程已足够;④PPI+BMT(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可作为上述PPI三联疗法的替代疗法。这是一份具有国际影响的共识报告,如何看待该共识的推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是制定我国新的Hp感染治疗共识意见的基础。
2003年10月在安徽桐城召开的Hp感染处理中若干问题的共识会议中推荐的Hp根除的第一线治疗方案是质子泵抑制剂(PPl)/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两种抗生素,其中抗生素主要包括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C)、甲硝唑(M)、四环素(T)及呋喃唑酮(F)等,而PPI/RBC+A+C的方案被推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对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进入二线治疗,二线方案主要包括PPI+铋剂(B)+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二线治疗中的抗生素建议主要采用M、T和F等。2007年庐山共识会议对Hp根除治疗方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PPI三联7d疗法仍为首选(PPI+两种抗生素)一线治疗方案, 甲硝唑耐药率=40%时,首先考虑PPI+M+C/A;克拉霉素耐药率=15%~20%时,首先考虑PPI+C+A/M;RBC三联疗法(RBC+两种抗生素)仍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我院临床研究对25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初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低剂量克拉霉素组)和对照组(标准三联组)。治疗组予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25g)+阿莫西林(1.0g),2次/日;对照组予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2次/日,疗程均为7天。结果显示按ITT和PP分析,低剂量克拉霉素组Hp总根除率分别为68.25%和74.78%,对照组分别为70.96%和79.28%,两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p对抗生素的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率的逐年增加,2005年我国对十九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硝唑的耐药率为50%-100%,平均75.6%,克拉霉素耐药率为0-40%,平均27.6%,耐药率的上升导致同样的治疗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Hp根除率越来越低,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Hp根除率,而复治者比初治者Hp根除率明显降低。说明Hp治疗中最大的难题是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PPI和铋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Hp—的原发耐药和避免继发耐药的产生,因此在各国和各地区的Hp共识中均将PPI合并铋剂的四联疗法作为二线或者补救疗法,但目前也有一些学者建议将四联疗法作为一线疗法。
补救治疗是近年Hp治疗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庐山共识意见中,四联疗法(PPI+铋剂+两种抗生素)仍为首选。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Hp感染者应该采用其他治疗方案,如采用新的PPI(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等),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等)。Hp对呋喃唑酮的耐药率较低,其应用目前已受到国内外重视。呋喃唑酮200mg,每日2次方案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采用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的方案。根除方案中采用RBC治疗,不但可以提高Hp根除率,而且也有可能降低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最近Graham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四联疗法中,采用雷贝拉唑10mg+甲硝唑250mg+四环素250mg+碱式水杨酸铋治疗Hp阳性患者,并将服药时间由早、晚各1次改为中午和晚上各1次,连续服药14天,Hp根除率为92.3%。其中对甲硝唑敏感和耐药的Hp菌株根除率分别为96.2%和83.3%。我院临床研究收集自2007年6月~2009年3月经Hp一线治疗根除失败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门诊患者86例,采用LFBL补救方案(左氧氟沙星0.5gQd,呋喃唑酮0.1gBid,枸橼酸铋钾220mgBid,兰索拉唑30mgBid),疗程7天。结果按ITT和PP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80.2%和86.3%。Hp对多种抗生素发生耐药的问题日益严重,导致Hp治疗失败的增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待于研究者们更多及更深入的研究。
选择补救治疗的原则:①根据首次治疗方案选择补救治疗方案:补救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首次治疗时所选用的药物,在补救治疗中应尽量避免选用已在首次治疗中应用过的药物。如首次治疗应用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失败,补救治疗可选用含PPI、RBC的四联疗法;如首次治疗应用PPI、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失败,补救治疗可以选择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由于Hp容易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产生继发性耐药,因此不提倡在首次治疗时合用这两种抗生素,这样如果在补救治疗时选用甲硝唑将会获得更好的疗效。在选用四环素治疗时,建议不要与阿莫西林合用,临床研究提示,在这两种抗生素合用时,无论是选择PPI或者RBC都将获得较低的Hp根除率(20%一35%)。②避免使用对Hp耐药的抗生素:在补救治疗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对Hp耐药的抗生素,如果两次治疗失败,应在再次治疗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目前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通常存在较高水平的甲硝唑耐药率,而全球Hp对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均较低,在补救治疗时可以考虑选用呋喃唑酮代替甲硝唑。由于克拉霉素耐药会明显影响一线治疗的效果,因此在补救治疗时如果需要应用克拉霉素,最好在治疗前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确认其敏感性。③选择能够克服Hp耐药性的药物:铋剂能够提高Hp的根除率,因此提倡在补救治疗中选择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含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anitidine bismuth citrate RBC)的疗法,可以明显提高对HP耐药菌株的根除率,所以在补救治疗时可以选用含铋剂或RBC的四联疗法。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告知患者治疗的重要性,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治疗,降低治疗费用,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治疗方案
1序贯疗法(sequentialtherapy):6个直接比较序贯疗法(PPI+阿莫西林5d疗程,继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5d疗程)与传统PPI三联(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法根除率的荟萃分析显示,前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后者(1TT:90.5%对77.3%),序贯疗法可评级为B(良)。然而,有关序贯疗法的研究主要在南欧进行,其推广应用价值尚有待证实。
2,以PPI三联为基础的四联疗法:直接将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4种药物联合应用,亦能取得与序贯疗法相同的效果,其后有研究重复该结果,但有关研究报道目前尚不多。
3.PPI+BMT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其高根除率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该疗法被MaastrichtⅢ推荐为一线替代方案。然而,患者的耐受性和服药依从性限制了该疗法的应用。
4.用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代替克拉霉素的PPI三联疗法:一项荟萃分析表明PPI+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三联疗效作为补救治疗,优于PPI+BMT四联疗法(RR=1.18,95%CI-1.08~1.29)。但Hp对喹诺酮类药物原发性耐药性调查和继发耐药研究尚未广泛进行,该疗法是否可作为一线治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5.含呋喃唑酮的治疗方案:我国对含呋喃唑酮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不少研究,其中比较严格的大样本研究显示,PPI+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根除率为85.8%(1TT)。进一步研究含呋喃唑酮方案的最佳组成、剂量、疗程实属必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亦有待澄清。
四、Hp感染的非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Hp感染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也存在不足:①不良反应;②耐药株产生;③费用高;④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⑤疗效欠稳定等。其中耐药菌株的产生是目前抗生素应用中的突出问题,不但耐药菌比例逐年上升,而且出现了大量同时对3-4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仍难以达到理想疗效。最近几年根除Hp非抗生素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包括益生菌制剂和抗氧化剂,中草药、植物和植物提取成分等。
1.益生菌和益生原治疗
目前认为益生菌和益生原治疗是最有希望的新型根除Hp的药物。乳酸杆菌是胃内主要微生物,是最具代表性的益生菌。在单独应用乳酸杆菌的报道中,只有少数报道其能够减少Hp定植,但实验规模小且缺乏相应的对照。也没有数据表明单独使用乳酸杆菌可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在合用益生菌的实验中,有报道应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7天疗法中加用乳酸杆菌能将Hp根除率由78%提高至91%(p<0.05)。虽然目前关于益生菌和益生原用于根除Hp治疗的临床研究报道不多,但由于其很好的临床安全性,特别是在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下,起到提高根除率、平衡肠道正常菌群、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因此开发更有效的微生态制剂将为Hp感染的治疗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2.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前国内外有研究报道,中药及中西药结合疗法不仅能改善Hp相关胃病的临床症状和西药的副作用,也能更有效地根除Hp。经过中、日等国的专家研究,已经筛选出一些具有杀灭或抑制Hp的中草药及组方。如黄连、黄芪、大黄、黄柏、桂枝、地丁、土茯苓、乌梅、山楂、连翘、白芍、当归、三七、五味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p作用,其中一些具有高度抑菌作用,但单味药物的抑菌率均较低。临床常用方剂治疗Hp感染,获得了较高的根除率。黎汉光等用枳术九加味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结果中药组Hp根除率91.6%,对照组为9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金涛报道愈溃合剂和兰索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根除率分别为86%、S3.3%,两组疗效相似。然而,Hp感染的中医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多为临床疗效观察且病例数较少,缺乏严格的科研设计及诊疗标准,缺乏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研究。在临床疗效观察的同时注意建立实用且符合中医证型的Hp感染动物模型,过去所进行的体外抑菌试验或临床疗效观察虽已做了不少工作,但体内实验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中草药在体内到达靶器官起作用还受多因素影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作用并不等于体内的抑菌效应。此外,目前研究多注重在Hp阴转和病理形态的改善方面,而从Bp本身改变方面研究较少。
3.植物及提取物
早在1996年就有报道大蒜素和辣椒素体外有杀菌作用。然而在其后的蒙古沙鼠和人体内的试验中,应用大蒜素和辣椒素对根除hp没有影响。2000年Nir等对15名患者每人每日口服肉桂提取物80mg,连续4周,与服用安慰剂的人群对比,结果发现与体外实验不同的是,在体内肉桂并没有相应的杀灭Hp作用,其他的植物及提取物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而罗萍通过大蒜、鱼腥草、吴茱萸、云南普洱茶、薄荷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和体内动物实验发现,紫皮独头大蒜、鱼腥草、吴茱萸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三药物的联合Hp根除率83.3%,明显优于单剂疗效,并有助于减少耐药发生;普洱茶水煎剂抑制Hp的作用较弱,薄荷水煎剂则无抑菌作用。一些体外实验显示乳香胶、黄连素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在体外很多植物及提取物对Hp有杀灭作用,但人体内实验鲜有支持者。
4.乳铁蛋白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其不仅参与铁的转运,而且还具有广谱抗菌、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等功能。最近研究表明LF无论在体外还是在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Hp活性。Di Mario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以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予牛LF200mg2次/d,连续7天治疗np感染患者,可有效提高三联疗法的根除率。但亦有结果相反的报道。Zullo等的随机多中心研究对133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观察了LF对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三联疗法按ITT分析和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53/68(77.9%)和53/66(80.3%);而三联疗法加LF组的根除率分别为50/68(76.9)和50/64(78.1%),验,并作Hp耐药性分析,从而制定更有效的Hp根除治疗方案。
五、Hp疫苗研究现状
Hp疫苗被认为是在全球范围内预防和治疗Hp感染最有前景的方法,HP 疫苗研制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美国(疫苗优先发展研究委员会)已将其列为21世纪疫苗优先发展II类项目。
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研究最多的疫苗有:Hp全菌体灭活疫苗、核酸疫苗、联合疫苗、亚单位疫苗。可用于研发疫苗的Hp菌体成分主要有尿素酶、热休克蛋白、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过氧化氢酶、黏附素、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脂多糖或其提取物类脂A等,第三军医大学已成功研制了口服重组的幽门螺杆菌疫苗,并进行了预防感染效果的系列定期观察和检测。结果显示疫苗安:全性良好,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85%,预防Hp感染的保护率为72%。该疫苗成;为国际上首个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Hp疫苗。但是将Hp疫苗成功地应用于人群:预防或临床治疗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进一步阐明人体Hp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及疫苗免疫保护机制,为疫苗的设计及免疫策略提供依据;②选择更为有效的抗原或复合抗原制备疫苗或研制更完善的核酸疫苗;③研究制备更安全的佐剂、疫苗运载释放系统及有效的免疫接种方案;④建立更能客观评价疫苗效果的模型;⑤经临床证实疫苗具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Hp感染的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Hp感染及耐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Hp根除的适应症,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积极研制Hp疫苗、开发Hp治疗新药,以降低Hp感染率及减少其耐药将是今后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