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的窒息性毒物,其性质稳定不会自行分解,也不易被氧化,它进入人体可导致缺氧,吸入过量的CO可发生急性中毒,中毒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故常为先受累,脑部血管先发生痉挛,而后扩张,并使渗透性增加,严重可导致脑水肿。我院急诊科2004~2005年共收治CO中毒患者55例,现将急救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9个月~81岁,轻度中毒28例,中度中毒18例,重度中毒4例,死亡5例。70%患者是由于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或烟囱堵塞、漏气、倒风及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淋浴发生中毒的;30%患者是由于炉门关闭不严,管道泄漏及煤矿瓦斯爆炸等工业生产中发生中毒。 1.2 临床表现 中毒症状的轻重和空气中CO的浓度与持续吸入时间的长短成比例。同时,也与患者中毒前的健康情况以及中毒时的体力活动有关。按中毒程度可分为3级。轻度中毒:患者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等症状,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血液COHb浓度10%~30%,如能迅速离开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较快消失。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神志不清,烦躁谵语,嗜睡,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血压和脉搏可有改变,血液COHb浓度30%~40%,积极治疗可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可呈去大脑皮质,患者可以睁眼,但无意识,大小便失禁,可出现潮式呼吸,并发脑水肿,心律失常,高热惊厥,甚至引起急性肾衰竭等,血液COHb浓度高于50%抢救存活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2 救治原则 2.1 现场急救 立即打开门窗或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领口,注意保暖,呼吸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脑肺复苏。 2.2 迅速纠正缺氧 立即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吸入,有条件的尽快行高压氧治疗。2.3 防治脑水肿 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可在24~48h发展到高峰,遵医嘱组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及地塞米松5~10mg,6~8h快速静脉滴注。 2.4 治疗感染,控制高热 选择广谱抗生素,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如戴冰帽、体表放置冰袋等。 2.5 促进脑细胞代谢 应用能量合剂,如辅酶A、ATP、细胞色素C等。
2.6 防治并发症和后发症 若出现休克、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给予相应处理。 3 护理体会 3.1 氧气吸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最好吸纯氧或含5%二氧化碳的混合氧,有条件者应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是治疗CO中毒的首选方法,它一方面与被CO结合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竞争,加速COHb的解离,促进CO的清除,另一重要作用,增加血浆物理溶解氧,将氧经血浆直接运送给组织,同时高压氧还能提高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吸入新鲜空气时,CO由COHb中释放约需4h,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30~40min,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min,所以高压氧治疗宜早期应用,最好在中毒后4h进行,轻度中毒治疗5~7次,中度中毒10~20次,重度中毒20~30次,每日2次,每次30min,至痊愈后基本恢复。 3.2 病情观察 (1)重度中毒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常合并脑水肿,此时应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呼吸血压、脉搏的情况,注意有无抽搐发作,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2)昏迷并发高热抽搐者,应予以头部降温为主的冬眠疗法,降温和解痉同时应注意保暖,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自伤和意外伤。患者应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等基础生命指标,肛温保持在32℃左右。(3)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尿量及颜色变化,注意液体的选择与滴速,防止脑水肿、肺水肿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24h为清醒者给予鼻饲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4)密切观察肢体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勤翻身,多按摩,以防压迫性肌肉坏死。对皮肤自主神经营养障碍而致水肿者,应将肢体抬高,局部出现水疱时,应以灭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然后敷料包扎,局部出现坏死时,应注意经常换药,预防感染。 3.3 预防并发症 CO中毒患者常于中毒后2~4天发生肺水肿、肺炎,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有无清醒后再度昏迷,急性痴呆性木僵、偏瘫、失语等,以便及时防治迟发性脑病,尤其是昏迷患者清醒后2周内,应嘱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不宜过多消耗体力。观察有无神经系统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4 心理护理 轻度中毒患者可不留后遗症,重度或延迟治疗者可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意识清醒者要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高度同情心,告之患者安心治疗,增强康复信心,以便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 4 讨论 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CO吸入人体后85%与血液红细胞中的Hb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和Hb的亲和力大240倍,所以CO很容易以氧合血红蛋白中把氧排挤掉,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并妨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阻碍氧的释放,造成组织缺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级联反映,使各系统受损。
作者单位: 014040 内蒙古包头,包头铁路医院急诊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