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手机浏览本网



【点击这里关闭本窗口】
  【健康首页】【心理】【疾病心理】【成长教育】
“小天鹅”为何幻想自己是丑小鸭
时间:2004-4-21  作者:张传芝   来源:健康报   阅读:   【
 
 
    她是一名16岁少女,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自幼聪明
漂亮,因在歌舞剧中扮演过天鹅常被人称为“小天鹅”。初中三年级
时,她母亲无意中说:“你没有以前漂亮了。”从此,她每天老照镜
子,感到自己的脸变丑了,牙齿不齐了,双腿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修
长了,连骨头也有些移位了。她还认为别人看了自己的丑相会不舒服,
所以回避与人交往,连知心朋友也没有了。她要求到医院诊治,母亲
带她去了皮肤科、口腔科、骨外科、整形外科、内科就诊,作了各种
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她非但不信,反而要求到更高一级的医院就诊。
  随着时间的延续,她的症状更加严重,自己到牙科诊所强求医生
给她拔了4颗牙,并配带了牙齿矫形器,整天自我按摩“患部”,并
用胶带拉紧“患部”。她的情绪也变得焦虑不安,失眠,发脾气,常
把母亲打得遍体鳞伤。她上课时精力不能集中,终于无法继续学习而
休学。回到家中,她感到痛苦不堪,悲观绝望,曾先后割手腕及服大
量的安眠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抢救脱险。
  “小天鹅”为何幻想自己是“丑小鸭”,并且自惭形秽呢?原来,
她患了一种叫“躯体变形障碍”的精神疾患。
  躯体变形障碍是指身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仅仅是轻微缺陷,而
患者想像自己有缺陷,或是将轻微的缺陷夸大,并由此产生心理痛苦
的心理病症。
  研究表明,躯体变形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7%~1.9%,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常发生于青春期,有的甚至发生于儿童期。
该疾患可能表现为慢性过程,自发病到患者去看医生,症状会持续6
~20年。其相关临床特征如下:
  1.抱怨“缺陷”。大多数躯体变形障碍病人抱怨面部的瑕疵,如
皱纹、斑点、斑痕、面型不对称或比例失调、面部毛发生长过度等。
其中牙齿、头发和皮肤是青春期患者主要的关注点。此外,身体任何
部位都可以成为该症病人的关注点。病人的主诉通常是特殊的,而且
往往是非常含糊或很难让人理解。如“我的牙齿是扭曲的”或“我的
鼻子是滑稽和卷曲的”等。
  2.频繁观察自己。该症病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频繁对镜观察自己,
几乎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观察,而且很难控制这种行为。有些病
人因无法减轻痛苦而尽量回避照镜子。
  3.关注别人的评价。病人常会将自己身体“丑陋”的部分与他人
比较,或是不断地询问他人关于自身某个部位是否正常的问题,以期
得到“这些部位是正常的”保证。
  4.掩饰自身“缺陷”。因担心别人对自己“缺陷”部位的议论,
病人会使用一切手段伪装他们的“缺陷”,如利用化妆品或手、头发、
服饰或其他东西来掩饰“缺陷”。有些病人强迫性地用手指或器械挖
自己的皮肤,试图去除微小的瑕疵,或是让皮肤变得更完美。
  5.社会功能受影响。该症可导致病人多方面的痛苦和损害。病人
会在重复行为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避免社会交往。严重的病人会丧
失能力,从而导致失业、退学、闭锁家中,甚至由于痛苦不堪而出现
自杀或伤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求美之心日益增强,在众多的求美者中
不乏精神心理障碍者。躯体变形障碍就是一种与美容医学关系十分密
切的心理异常现象,国内对该症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作为一种较普遍
的精神疾患,大多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病症所在,也很少去看精
神科医生,往往求助于整形外科、口腔科、皮肤科的医生。但是由于
绝大多数医生对此症知之甚少,病人很少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更得不
到合理的治疗。错误的治疗会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促使精神病、自
杀行为的发生,甚至引起法律诉讼或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
  治疗躯体变形障碍需要去精神专科医院,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
治疗和心理治疗。
  有许多病例证明抗抑郁药治疗有效。有研究提示,该症可能为强
迫症的躯体表达,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很有希望的心理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精神病防治院
 
  作者:张传芝   来源:健康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或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回到顶部】【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栏目导航
专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