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手机浏览本网



【点击这里关闭本窗口】
  【健康首页】【疾病】【互动问答】【骨科关节】
健康保健100问——颈椎病
时间:2004-4-15  作者:收集整理   来源:未知   阅读:   【
 
 

  问: 哪些病人必须手术治疗? 
答: 颈椎病有许多类型、病变的不同时期,临床症状也会由轻到重产生变化。该病早期的许多症状是可以通过理疗或药物治疗得到释解,并不一定都要采取手术的方式。只有那些症状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而其生活、工作由于颈椎病的存在受有很大影响的病人方才考虑手术治疗。
(1) 有脊髓神经受压体征者,如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压迫脊髓,使下肢肌张力增高,出现足的感觉异常(踩棉花感),下肢行走不稳,继续发展会产生大小便障碍,严重会引起瘫痪。
(2) 周围型颈椎病会发生上肢、手的麻木、疼痛以至肌肉萎缩等,在这种情况出现以后,保守治疗方法不会再产生明显的效果。
(3) CT、MRI检查脊髓神经受压明显有不缓解症状者。只有借助于手术的方法彻底解除脊髓的压迫,达到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的目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单纯X线片或CT或MRI并不能决定是否一定要手术治疗。如无症状,虽然照片上看“骨刺”似乎很严重,也不一定手术,要永远记住“是给病人做手术不是给片子做手术”。

     问: 颈椎病按摩有何利弊? 
答:推拿按摩是颈椎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它具有简单易行、因地制宜、操作直观、不需专门器械等特点,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被广泛采用。人们通过对颈部及邻近软组织的推拿按摩,可有效地改善组织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新陈代谢,达到“通以活络、解痉止痛、理气化瘀的目的,使颈椎病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是,颈椎病患者在接受推拿按摩治疗时,如方法或手法使用不当,常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患者症状可加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
(1) 如果作用于颈部的按摩力量过大、过猛,可造成颈部肌肉损伤,包括肌肉拉伤、挫伤及出血等。表现为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疗后,自感颈部活动受限,局部软组织有明显压痛,重者皮肤可见红肿,甚至出现皮下瘀血斑。
(2) 过度用力的推拿按摩可造成颈部骨骼及周围的韧带损伤,使颈椎出现不稳定,主要表现为原有的症状突然加剧,如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加重,上肢肌肉无力、麻木加剧、头晕加剧等。有的患者拍颈椎X线片,可见颈椎椎体或小关节不稳定,甚至有脱位或半脱位的现象。
(3) 在进行颈椎病的推拿按摩过程中,有的医生采取大幅度地旋转头颈部,个别操作者甚至在旋转头部的过程中,突然改变旋转的速度和方向,试图使颈椎产生弹响的声音,这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头颈部的大幅度转动必然会牵动颈椎椎管内的脊髓神经和周围与之相连的神经根,强迫其同步活动,在突然改变转动幅度、速度和方向时,这种活动会超出正常的范围,以致造成神经损伤,严重者造成神经断裂及高位截瘫。
对于颈椎病患者,我们更提倡在诊断准确的基础上,每日适当地进行自我按摩,即患者自己在颈后及颈部两侧循序渐进地进行按摩,这样比较安全,也可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另外一些情况应列为禁忌按摩:颈椎有骨折或有脱位现象,严重骨质增生合并椎管狭窄者,有颈椎局部或全身其它部位感染时,并且有动脉硬化,脑供血不全等不宜按摩,否则会加重原来症状或发生新的员伤。

   问: 什么是颈椎病的手法治疗(西式手法)? 
答:颈椎病是手法治疗的适应证之一,除脊髓型外,其它类型的颈椎病皆可做手法治疗,尤其是神经根型和颈型(单纯颈痛)颈椎病,手法治疗的疗效更好。手法治疗是对骨关节的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是以骨关节活动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为原理,针对疾患的病理改变采取的手法操作技术。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在于:①改善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  手法作用于椎间关节、关节囊、相关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通过适度的被动活动,缓解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水肿,减轻疼痛,节律性的关节活动,对增厚的关节囊及囊内粘连、神经根袖粘连,起柔和的抻拉作用,有助于粘连的松解及减轻纤维组织的挛缩,从而明显地改善颈椎的活动功能;②改善椎间盘的营养。手法对颈椎的被动活动,使椎间盘的纤维环节律性地压缩与松驰,因而促进椎体终板的淋巴渗透和椎间盘髓核对养分的吸收,有助于椎间盘营养的改善;③改善椎间孔的状态,缓解对神经根的刺激、压迫。手法操作可以使椎间孔相对开大,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促进炎症、水肿消散,增加神经根的血液供给。
手法治疗技术包括:①用双拇指有节律地推动棘突,使椎体自前向后滑移活
动;②用双拇指有节律地推动椎体一侧的后关节突,使椎体自痛侧向健侧旋转活动;③用双拇指有节律地推动棘突的侧面,使椎体自痛侧向健侧旋转;④用双手、臂使患者的头自痛侧向健侧旋转活动;⑤用双手牵拉患者头部,使椎体做纵轴方向活动;⑥为患者做颈屈、伸、侧屈被动活动。
手法的强度分四级:Ⅰ级轻手法  从关节活动的原位开始,使关节轻微活动;
Ⅱ级中手法  使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全关节活动度的1/2以上,未及极限;Ⅲ级强手法  使关节活动至极限;Ⅳ级强手法  使关节活动达到最大范围后在极限区做微小活动。手法的作用时间为45秒、60秒或90秒钟。手法的作用方式为每秒种1—2次节律式或支持性固定式牵拉、旋转。根据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选择针对性强的手法技术、作用强度及时间。单侧颈臂痛麻等,可用牵拉、推动患侧后关节突手法、向健侧旋转等手法,双侧颈臂痛麻或单纯颈痛无上肢表现的,可用推动棘突、牵拉手法。对于疼痛剧烈的、应激性高者,宜用轻手法、短时间节律式手法或支持性固定式牵拉、旋转;对于病期长,以颈部活动受限为主者,宜用强手法、长时间及节律式。每次可以选择2—3种手法,每种手法重复2—3次,每日或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手法治疗时患者取卧位、全身放松,操作者以患者耐受为前提,轻柔操作。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手法治疗宜慎重,以免骨折。手法治疗可与按摩、理疗并用,效果更好。
  

 问: 神经营养药物如何应用? 
答: 颈椎病明确诊断以后,针对所出现的临床症状,无论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方法,都需要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作为神经功能恢复的辅助手段。颈椎病多引起周围神经的改变,这主要由于椎间孔狭窄,压迫通过的神经根,造成神经缺血和轴流的变化,产生神经蜕变,使其所支配控制的肢体区域发生肌肉萎缩、麻木、疼痛和感觉减退。既往所使用的神经营养药物主要是B族维生素,特别是B1和B12注射液。B1参与体内糖代谢,提供神经组织能量;B12是体内多种代谢过程中必需的辅助酶,两种维生素以促进体内代谢过程的方式,帮助恢复神经功能。这种治疗多需持续一定时间,由于B1和B12为注射剂型,使用起来不十分方便。它们的口服片剂量又太少,应用上有一定困难。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药物叫弥可保,是一种辅酶B12,能够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特别对治疗慢性神经损害有较明显的效果,它有针剂和口服剂两种类型,分别可用急性期和慢性期病变。
 

  问: 如何用西药治疗颈椎病? 
答:  对于早期轻症的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除理疗、牵引、功能位制动、功能锻炼等措施外,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颈椎病主要是因退变造成了神经、脊髓及椎动脉的损害,因此可选用针对退行性病变,改善神经营养,调整血管的药物。
(1) 非甾体炎消炎止痛药  如扶他林,泰诺力等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消除软组织的物理性炎症,解决神经血管的炎症。
(2) 神经营养药  如维生素B族:B1、B6、B12、等对调整神经有一定的帮助。
(3) 血管调整扩张剂  如地巴唑、丹参片等对调整血管的病变,改善神经的供血均有一定的帮助。
 

  问: 颈椎病与职业有关吗? 
答: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认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检查手段的进步,更多的人被诊断为“颈椎病”。因此也就使得人们对这种病是否与职业有关产生了疑问。
    许多人以为从事颈部活动过多或总是将颈部固定于一个位置的人容易得颈椎病,这种讲法不十分准确。原因是从颈椎病的发生上讲,并不是用得多就容易磨损,更早的产生退行性改变。
    对于工作中颈部总是保持一个位置的职业的人,建议有机会要作一下颈部保健操,或经常变换一下颈部的位置,如后伸、旋转,使颈项韧带得以放松休息,来减少不适感觉。也可以在工作后做一些热敷和轻柔的按摩,睡眠时枕不要过高,或在肩项区垫枕,使头微后仰休息,这些均能有效的治疗颈项韧带引起的症状。
 

  问:得了颈椎病应如何防止它的加重? 
  答:部分颈椎病,若经过适当的自我护理及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其发展。得了颈椎病,第一、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睡姿,不要睡过高的枕头。因为枕头过高可使颈部肌肉紧张,经过一夜的睡眠,不但达不到休息的目的,反而会觉得颈部肌肉酸沉不适,另外,高枕可使颈椎过度屈曲,使椎管容积缩小,从而使脊髓受压加重或影响脊髓血供而使症状加重;第二、要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动作要轻柔、缓慢,不可行剧烈的颈部屈伸扭转动作。因为颈部剧烈运动会刺激黄韧带增生、增厚,且会产生新的纤维环或后纵韧带的损伤,加重椎间盘突出或产生新的椎间盘突出;第三、还应选择正确的康复治疗。颈部牵引治疗必须在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牵引。社会上流行的按摩治疗亦应慎重,粗暴手法常使颈椎病加重,甚至会引起截瘫,应尽量避免,可进行一些轻柔手法按摩以减轻颈周软组织的不适感。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以延缓该病的进展。
 

  问: 哪些情况下颈椎病会加重? 
答: 任何引起椎管容积绝对或相对减少的情况均可加重颈椎病。在颈椎病病人,所有退行性变化,如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等,均可以使脊髓受到前方压迫;而黄韧带无弹性,所以,在颈部过度后伸时,黄韧带形成皱褶,同时脊髓变短,脊髓受压加重,从而加重颈椎病。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牵引治疗,尤其是坐位枕颌带牵引,常使颈椎处于过伸位,有加重颈椎病的危险。另外,不恰当的按摩手法,尤其是剧烈的颈椎扭转手法,常可加重颈椎病。因为椎间盘承受扭力负荷较差,容易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可至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而加重颈椎病,有时会造成截瘫等严重并发症。除以上所述,颈椎病患者由于椎管容积已相对狭窄,脊髓已处于受压状态,任何可造成脊髓损伤的情况,如乘车时急刹车所致甩鞭样损伤等,均可加重颈椎病。
 

 问: 颈椎病手术后还残留骨刺能自行吸收吗? 
答: 颈椎病椎体后缘骨刺多是由于椎间不稳定,椎间盘纤维环牵拉所致。当椎间盘和后缘骨刺对脊髓、神经根压迫严重时,我们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手术中摘除退化的间盘组织及大部分,直至后纵韧带,使神经受压充分解除。术中想要完全切除椎体后缘骨刺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危险性极大,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手术做了椎间植骨融合术,使病变的间隙稳定,间盘不再牵拉,过一段时间椎体后缘残留骨刺会自行吸收。这从术后复查的X线和CT中可以得到证实。
 

 问: 颈椎手术后马上作MRI检查是否合适? 
答: 颈椎病手术后,有些病人和医生急于了解情况,术后几天就去作MRI检查,结果发现手术部位仍然还存在不同程度“压迫”脊髓征象,于是思想负担很重,以为手术没有切干净。其实这是手术局部水肿和组织反应还未消除的结果,过2—3个月再检查,“压迫”症状则消失了。所以不必术后浪费钱去作MRI检查,照X线片即可。后开门者必要时可照CT检查,了解开门程度及备作日后研究比较之用,不必做常规检查。
 

 问: 颈椎病手术后会复发吗? 
答: 颈椎病术后有可能会复发。因为在颈椎病病人中,其椎间盘皆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如已行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则该椎间盘上下椎体行植骨融合术,则上下椎间盘受力负荷将相应增大,如遇有暴力或长期劳损,将会出现新的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导致颈椎管狭窄,引起颈椎病复发。若已行后路开门手术,前方椎间盘仍有可能突出或脱出,引起颈椎病复发。
 

 问: 颈椎病手术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1) 术后要保持正确的卧位  病人手术后返病客观存在,要保持脊柱水平位搬动病人,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前路手术病人可枕薄枕,后路手术病人去枕平卧或枕一薄棉垫,勿压切口。翻身时一定要护士协助,保持头、颈和躯干在同一平面,维持颈部相对稳定。
    (2) 手术过程中对咽喉、气管的牵拉,术后可出现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症状轻的病的一般都能自愈,有喉头水肿的病人,可做雾化吸入(氢化可的松100毫克,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1支,加入生理盐水200毫升雾化)一日2次,可以减轻水肿。
    (3) 后路手术的病人伤口处放一根引流管,手术后回病室固定在床旁,目的是把残留在伤口内的渗血引流出来。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不要打折和受压。一般术后48小时至72小时后24小时引流少于50毫升即可拔管。
    (4) 颈椎病术后须卧床3—5天,颈部刺制动。另外术前有的病人有四肢活动受限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显得重要。术后4小时可更换体位,更换体位时由护士协助,一人扶头颈,另一人移动躯干和四肢,两人必须同步进行。翻身时脊柱要保持中立位,勿使身体过屈或过伸。由于麻醉时插管的原因,病人侧卧位时,身体与床呈45度角,并在背部、双下肢分别垫一软枕。
    (5) 麻醉期间,气管插管进入气管,加上麻醉药物的刺激,刺后痰量增加,是引起肺炎的原因之一。及时有效地排痰对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正确的咳痰方法是:深呼吸后,第一下轻咳,然后用力咳,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做雾化吸入。
    (6) 病人术后在限制颈部活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的功能锻炼,要每日数次进行上肢、下肢和手的小关节活动。保持各关节良好的功能位也是功能训练的重点。在变换体位的同时还要改变肢体的位置以防关节挛缩。病人术后3—5天可下床活动,下床时戴好颈围,先侧身坐起,逐渐将身体移至床边,双足下垂适应片刻,无头晕眼花感觉时再站立行走,以免因长时间卧床突然站起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
 

 问: 颈椎手术前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由于颈椎病变的部位范围不同,手术方式也有所区别。手术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颈椎前方做,简称前路手术;另一类是由颈椎后方做,简称后路手术。颈椎手术,术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 病人入院后应做必要的检查  例如,血尿便的检查,心、肝、肺、肾功能的检查,还有骨科及X线、CT等一些特殊的检查。手术究竟采用哪种方式,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
    (2) 为适应手术时体位的需要,要做好手术体位的练习,颈椎前路手术,手术前7—10天,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手术体位和推气管的练习。体位练习的方法是仰卧,将枕头放在肩背部,头后仰,颈部呈过伸拉。训练由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逐渐达到每日两次,每次两小时。训练后无特殊不适。推拉气管的练习是用手并拢四指,将气管向左推或向右推(手术切口在右侧气管向左推,手术切口在左侧将气管向右推)。每日一次,每次5—10分钟。
    颈椎后路手术,因手术时采用俯卧位,枕头垫在前胸、颈屈曲位并应做俯卧位及深呼吸的练习,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3) 为了保证手术后颈部的稳定,术前一般都要给病人做颈托,颈托的材料是聚丙烯,分前后两片,用尼龙搭扣连接。手术后3—5天戴上颈托可下地活动。
    (4) 术前病人需卧床3—5天,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术前要练习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术后因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而痛苦。
    (5) 吸烟的病人术前一定要戒烟,吸烟会刺激气道,使痰量增加,手术后易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前一定要戒烟。
 

 问: 颈椎病手术有年龄限制吗? 
答: 病人及其家属常常以年龄大为由拒绝手术治疗,宁愿瘫痪在床(由于脊髓受压造成),或长期坐轮椅,也不做手术。他们总是将手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甚至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是极端错误的。为什么不把做手术和康复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呢?诚然,老年人体质差,合并症、并发症比年轻人多一些。但术后做好全面仔细检查和充分准备,某些器官功能紊乱,年龄大并不是手术的禁忌证,因为颈椎病手术创伤不大。手术出血极少,不需输血,术后几天就可下地,一周可出院。
 

 问: 颈椎端正与腰椎管狭窄症都需要手术,应先做哪个? 
答: 脊柱退行性变常常不只局限在颈椎,许多病人常常合并颈、胸(或腰)椎退行性病变。病人甚至一些医生搞不清楚,究竟先做颈椎手术还是先做腰椎手术。其实这并不难,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病人,结合X线片或CT、MRI片即可做出正确选择。如病人主诉下肢发紧,影响行走,或是踩棉花一样,病人一下地活动即出现上述症状,说明颈髓受累为主。检查如有病理反射,照片检查也提示颈髓压迫重,则应先做颈部手术。如病人主诉走一段路后下肢无力、麻木症状才出现,休息后能迅速好转,说明腰部病变为主,结合照片检查可证实判断,应先作腰部手术。
 

 问: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 经过临床症状分析,各种辅助检查(X线片、MRI、CT等)证实明确颈椎病的类型以后,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便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方案。
    颈椎病的手术总体上可以分为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两类。前方入路主要解决由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是将椎间盘由前方摘(刮)除,同时在这个间隙进行植骨融合,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前路手术的范围可以由摘除一个间盘到摘除两个或三个椎间盘。节段较多的植骨融合以后如不十分稳定,可以再用钢板固定,便可能早期活动。前路手术的适应证主要用于颈椎病的脊髓型病人,造成颈椎管狭窄的原因是由前方单一或2—3个间盘突出引起的,后方黄韧带和骨性压迫并不是主要病因。
    颈椎病手术后方入路的操作方法有几种:广泛颈椎板切除减压已不应被使用,因为会过多地破坏颈椎的稳定性,造成鹅颈畸形,或术后形成的瘢痕会造成新的压迫。目前常用的是椎板的“单开门”或“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单开门”手术是指在椎板的一端切断,另一端只切断椎板的外层骨板,以未被切断端为轴,将椎板向后掀起,在切开端骨分离1.0—1.5厘米,使椎管扩大。“双开门”是以两侧椎板要部基底为轴,正中将棘突分离,向两侧掀起,在棘突间植骨固定来扩大椎管。后路手术的适应证主要是颈椎病脊髓型,狭窄主要由后方黄韧带或骨性压迫引起,或是三个节段以上多节段前方压迫。另外后路手术也可以解决部分周围性颈椎病病人的症状。
 

 问: 哪些病人必须手术治疗? 
答: 颈椎病有许多类型、病变的不同时期,临床症状也会由轻到重产生变化。该病早期的许多症状是可以通过理疗或药物治疗得到释解,并不一定都要采取手术的方式。
    只有那些症状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而其生活、工作由于颈椎病的存在受有很大影响的病人方才考虑手术治疗。
    (1) 有脊髓神经受压体征者,如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压迫脊髓,使下肢肌张力增高,出现足的感觉异常(踩棉花感),下肢行走不稳,继续发展会产生大小便障碍,严重会引起瘫痪。
    (2) 周围型颈椎病会发生上肢、手的麻木、疼痛以至肌肉萎缩等,在这种情况出现以后,保守治疗方法不会再产生明显的效果。
    (3) CT、MRI检查脊髓神经受压明显有不缓解症状者。只有借助于手术的方法彻底解除脊髓的压迫,达到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的目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单纯X线片或CT或MRI并不能决定是否一定要手术治疗。如无症状,虽然照片上看“骨刺”似乎很严重,也不一定手术,要永远记住“是给病人做手术不是给片子做手术”。
 

 问: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脊髓造影? 
答: 造影的方法很多,有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硬膜外造影、椎静脉造影、腰骶神经根造影等。CT和MR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加上造影方法又有不同的缺点,因此,目前除了脊髓造影应用较多外,其它造影已很少应用。
    常用造影剂有两种,一种为油溶性碘造影剂,一种为水溶性的。油溶性碘造影剂虽然反应较少,但它的吸收很慢,往往在数年后造影剂尚未完全吸收,因此目前已较少应用。水溶性造影剂吸收快,对神经不会造成持久性刺激,此外能清楚显示硬膜腔、马尾神经和神经根鞘袖,其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然而造影剂和造影的方法有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并不主张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只有当手术需要进一步明确突出的部位和范围时,或者怀疑有椎管狭窄、椎管内肿瘤等其它情况需要进一步排除时,才考虑采用造影检查。若病人已作了CT或MRI检查,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完全符合临床的检查,诊断已很明确,也没有必要再作造影检查。
 

 问: 如何用西药治疗颈椎病? 
答: 对于早期轻症的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除理疗、牵引、功能位制动、功能锻炼等措施外,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颈椎病主要是因退变造成了神经、脊髓及椎动脉的损害,因此可选用针对退行性病变,改善神经营养,调整血管的药物。
    (1) 非甾体炎消炎止痛药  如扶他林,泰诺力等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消除软组织的物理性炎症,解决神经血管的炎症。
    (2) 神经营养药  如维生素B族:B1、B6、B12、等对调整神经有一定的帮助。
    (3) 血管调整扩张剂  如地巴唑、丹参片等对调整血管的病变,改善神经的供血均有一定的帮助。
 

 问: X线片上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就一定是颈椎病吗? 
答:  人体的脊柱在矢状面上(从侧方观察)具有生理性弯曲(即颈向前,胸向后,腰向前、骶尾向后),并有一定的曲度范围。
    颈椎病的病人常常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平直,甚至后凸。同时伴有颈椎椎体的退变增生,椎间盘变性等压迫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但在颈项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炎症等情况下,如颈部肌肉急性损伤时(“落枕”),颈椎曲度也可变直、生理曲度丧失,而并无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的损害症状,也可能照X线片时体位未摆好。因此,如发现有颈椎曲度变直,颈部不适并不一定是颈椎病,颈椎曲度变直仅是颈椎病的表现之一。

 
  作者:收集整理   来源:未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或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回到顶部】【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栏目导航
专题导航